首页 > 新闻中心

展会概况

我国压铸行业前景分析 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自2000年起,中国铸件产量每年以平均11%的速度增长,已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14年来,中国铸造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等举措,铸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明显,产业集中度上升,涌现出一批技术、管理、质量先进的百强和排头兵企业。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铸造企业共申请并获专利4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00项。这表明中国铸造企业在为发展高效清洁能源设备,以及为船舶、冶金、轨道交通、航空等产业提供高端铸件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工艺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2014年全国压铸件产量306.42万吨,这只是狭义的高压压铸。按广义的压铸范畴,即包括低压铸造和挤压铸造等各种压力下铸造成型工艺,其总产量可达340万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压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量463.03万辆,同比增长28.94%;销售453.52万辆,同比增长26.71%。海关总署公布,上半年汽车及零部件出口1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2%。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而上半年实际增长10.9%。压铸业仍将保持稳步发展。

近年来,不少跨国公司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竞争加剧。中国长期发展的前景还将继续吸引国外同行,这种局面给国内压铸生产厂商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国内压铸企业应注重品牌意识、环保意识和标准化的发展,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推动行业共性技术进步,落实绿色制造的科学发展观,扩展延伸服务内涵,使制造业迈向高级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大环境带动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压铸产业及其配套产业链和若干较为发达的压铸工业基地,成为世界压铸大国。未来随着汽车、通信设备、机车、航天航空、电气机械等下游应用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压铸行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我国压铸产业发展已经实现集群式发展,其中主要集群有:华东地区六省,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等地区;中南地区六省压铸产业集群,包括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海南等地;东北地区三省压铸产业集群;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压铸产业集群,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北地区二省二市压铸产业集群,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省市;西北地方五省压铸产业集群,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市。

目前,我国的压铸产业发展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据悉,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压铸件总量比例很高,而中国相对较低,再加上1700万辆摩托车、268万辆农用车和800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平衡,五金灯具、电子电器、电动工具等行业十分兴旺,因此我国的压铸产业发展保持着较大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在我国压铸件总量中汽车和摩托车占54.27万吨,占62.8%;五金玩具13.82万吨,占16%。电气电子10.19万吨,占11.8%;其他领域8.14万吨,占9.4%。

“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跨国巨头抢占汽车零部件市场势在必然,市场竞争势必激烈。中国将用十年时间,实现零部件出口占世界汽车贸易额的10%,即1200多亿美元的规模,这为中国压铸业开创一条生存发展大道。”以压铸设备为例:国外压铸机制造商大举进军国内市场,本地生产、本地销售。外国压铸企业的进驻为中国压铸业生产发展和技术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强手如林,群雄逐鹿,对国内压铸机制造业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应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奋发图强,继承创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压铸设备制造业,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目前,中国铸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应抓住五大要点:一,全力贯彻执行《铸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二,在实施行业准入中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到2015年,使铸造企业从目前的3万家减少到2万家,到2020年再减少1万家,最终把企业数量控制在1万家以内;三,不断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创新驱动来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四,引导企业不断运用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落后的工艺条件、装备、设施进行改造,并将其同产品升级、流程再造、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五,着力实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促进铸造业可持续发展。